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

从化探索乡村垃圾分类新模式:垃圾上门收、张贴红黑榜

  • 2019-11-29
  • 来源: 从化区
  • 分享到
  • -

  着力破解“垃圾围村”问题

  近日,从化区印发了《从化区2019年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3个示范街+3个示范农贸市场+10条示范村+30个样板小区”的目标,全力推进示范片区试点工作,实现在现有21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基础上,数量质量的“双向倍增”。从化区将打造“3+3+10+30”共计4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即街口、江埔、城郊共3条示范街;新城市场、河东市场、温泉市场3个示范农贸市场;吕田镇莲麻村、温泉镇南平村等10条示范村;雅居乐滨江花园、莱茵水岸等30个样板小区。

  针对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和垃圾成分构成迥异现状,从化区制定了《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农村生活垃圾工作分类指引》,建立“农户分类、村保洁员上门收集、区统一分类运输处理”的垃圾分类“农村模式”,破解农村垃圾分类的痛点堵点问题。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对其他区输入垃圾按照餐厨垃圾每吨37.5元、其他垃圾每吨75元的标准收取生态补偿费用,当中70%优先用于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和生活垃圾运输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实现“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强化执法保障,建立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和考评标准,组建“区+镇街”垃圾分类联合执法队伍,实行“一次提醒教育、再次书面警告、三次行政处罚”,对分类不准确的农户视情况采取教育、曝光、处罚等措施,不断倒逼提高分类准确度。同时,将对垃圾分类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谈话提醒甚至提请问责。

  西塘村配有和城市地区一样的垃圾分类责任表。在城区常见的互联网智能分类垃圾桶,西塘村也有配备,而且还比不少城区的同款产品更先进,智能桶旁还配有自动售货机。 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可通过分类投放赚取积分,即时买饮料小吃和垃圾袋。西塘童话小镇设立“美丽银行”,设置垃圾分类大闯关游戏,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发动工作。罗文龙摄.JPG

  “我们和城里一样,在垃圾分类上实施定时定点,但方式不太一样。”西塘村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区普遍实施的是“楼道撤桶居民下楼投放”,西塘村则根据农村特点,维持传统的上门收集。

  每到投放时间,环卫工人会骑着电瓶车挨家挨户分类收集垃圾,以此监督村民是否参与分类投放。环卫工人会根据村民分类投放情况,把分类优秀的村民和分类不好的村民在村委会内以“红黑榜”的形式公示,以此鼓励村民互相在垃圾分类上“比赛”。

  在从化,如何做好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是一个难题。如今,在现代农业主产区、花卉果蔬种植区等重点区域,从化大力推广使用好氧堆肥、厌氧发酵技术,变园林绿化垃圾、果蔬废弃物、秸秆等为绿色有机肥料,实现就地收纳、就地处理、就地利用,降低了农村垃圾收运成本,减轻末端无害化处理设施负荷。注重餐厨垃圾处理产业化,在鳌头镇畜牧产业带、良口镇生态功能区,试点布局发展黑水虻养殖加工产业,采用食腐动物处理、微生物菌剂堆肥等技术,将禽畜粪便和餐厨垃圾转化为种植肥料或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实现餐厨垃圾“零排放”。注重农业生产垃圾资源化,大力发展生态设计产业,对荔枝木、果核、稻草、竹子等进行再利用,研发推出“中国尺”“莲麻果”等文创产品,就地取材改造一批成本低廉、美观实用、极具岭南风情的乡村院落、垃圾分类宣教点等,最大化发挥循环利用价值,实现农业资源“二次开发”。

  注重再生资源回收便民化,构建以22家村级便民点为基础、34家再生资源回收站和3家垃圾分类可回收物中转站为支撑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组建专业回收队伍上门回收,逐步形成村民自主回收、镇街属地收集、环卫运输托底、区级统一计量、市场规范处置的再生资源回收格局。

  目前,从化区建成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大件物拆解中心各1座和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13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2358个,配备生活垃圾分类环卫运输车76辆、餐厨垃圾运输车7辆,基本实现11类固体废弃物垃圾“零填埋”和处理“不出区”。试行全域农村垃圾收集、分类、清运、处理市场化运行模式,每个行政村安排25万元卫生保洁经费,引入社会化服务对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统一分类、集中收运”,每月量化考核垃圾分类管理准确度,对准确率高于80%以上的保洁员给予津贴奖励,有效破解农村垃圾混收混运问题。加快推进处理终端监管智能化,完善收运车辆GPS终端、自动联网地磅系统、收运处理企业视频监控等技术设备,构建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到终端处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垃圾分类“一张网”和档案化管理。

  按照“一亭(垃圾集中收集亭)、一屋(可回收有害垃圾收集屋)、一点(大件物临时存放点)、一中心(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二桶(家庭式餐厨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四袋(4类垃圾分类袋)、两车(收运电瓶车)”标准升级农村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选取了西塘村、西和村、南平村、米埗村、莲麻村等作为首批试点村先行示范。通过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宣传口号、统一设计风格、统一外观制式,解决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脏乱、破旧的视觉污染问题,以试点示范带动推广延伸,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城乡全覆盖。坚持“一村一特色”原则,针对花卉产业区、特色小镇、农贸市场等区域,因地制宜探索适用的收运处理系统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制度,其中西塘村开设建立全省首个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平台“美丽银行”,引导村民“开户”准确分类“存入”垃圾获取积分奖励、兑换生活用品,鼓励村民“以废易物、以废变现”,实现绿色回收、良性循环。

  此外,从化将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道德规范,设置垃圾分类红黑榜,建立实物奖励、曝光督促等“奖优促劣”机制,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公示,推动村民之间良性竞赛、共同进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党员联系户制度,按照“就亲、就近、就便”原则,组织开展“请进门参观、上街头示范、下农户检查”系列活动,通过党员干部自觉带头和上门入户宣传监督,带动部分村民逐渐扭转“随手一丢”的陋习,营造全社会崇尚“分类光荣”的良好氛围。抓住农村家庭妇女这个“关键群体”,发挥镇村妇联组织、巾帼行动队和妇女大讲堂、妇女之家等传统阵地作用,通过举办“最美庭院”评选、开展“户联户动”等活动,引领农村家庭主妇主动做好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把垃圾分类内生动能传导到每一个“家庭细胞”。坚持农村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动员10万大中小学生争做垃圾分类先行者,组织15支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1200多名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现场教学和集中宣讲,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居民们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游戏互动  罗文龙.JPG

  2018年,从化区温泉镇宣星村被评为“广州市垃圾分类示范村”,这得益于近两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宣星村垃圾分类成效逐步显现。

  “以前,常有村民随意乱丢垃圾,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后,村容村貌自然而然变得好了,保洁员日常的工作量也减轻了不少。”据宣星村负责城乡保洁的村干部刘耀涯介绍。

  在对村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专职村社分拣专员”即村中保洁员的力量不可忽视。宣星村共6个经济社,每个经济社安排一位保洁员,他们的职责不仅是将自己负责的片区打扫干净,还承担了时刻与村民沟通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等责任。

  宣星村村委书记刘珩介绍,村中的保洁员每天上班8小时,但实际工作时间却不只8小时。“开始有很多村民垃圾分类不到位,保洁员需要一次次上前纠正,并且动手重新分类,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垃圾分类刚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为了激发村民的主动性,宣星村还曾出台了奖励机制,由每个经济社的社长每月评出一个“卫生户”。评上“卫生户”的家庭门口会被钉上一个“光荣牌”,并发300元奖金作为奖励。据了解,村民日常中还会自觉将纸皮、木块等收集起来卖或者生火;把厨余垃圾变为饲料或肥料。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