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印发广州市中医治未病提升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

  • 听全文
  • 2021-07-08
  • 来源: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分享到
  • -

穗府办函〔2021〕46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印发广州市中医治未病提升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中医治未病提升工程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卫生健康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6月30日


广州市中医治未病提升工程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总书记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省、市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医药大会精神,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围绕健全体系、人才培养、建立信息平台、成果转化等重点任务,切实推动全市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2年,促进全市中医治未病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和机制建立,实现提供覆盖全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治未病服务。

  ——打造高质量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均设置治未病科,其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能够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建设4个市级治未病服务指导中心,25个治未病服务示范单位以及186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治未病服务区,优化推广治未病服务方案不少于15项。

  ——培育高素质中医治未病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训中医治未病服务人员,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为基层培养治未病服务骨干人才。

  ——建立中医治未病信息平台。逐步建立融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分析、治未病干预方案指导、门诊预约、随访服务和中医药服务监管为一体的中医治未病智能化管理平台。

  ——促进治未病创新成果转化。推广一批效果明确、经济实用的服务技术、产品、设备服务于群众。

  ——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培育一批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教育和体验式服务融入特色商业街、文旅项目,中医与养老结合型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繁荣中医治未病文化。建设一批中医治未病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知识传播平台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理论知识和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二、重点任务

  (一)健全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

  在市卫生健康委统筹管理下,健全以中医治未病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中医治未病服务示范单位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为补充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单位为基础,发挥重点专科区域技术指导作用,建立以中医慢病防控、神志病、母婴安康、中西医协作为重点的4个市级治未病技术指导中心,制定中医治未病诊疗常规、干预方案以及效果评价制度,承担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学科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建成25个治未病服务示范单位,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规范的养生保健指导,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工作,落实治未病工作。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治未病养生保健机构作为治未病服务的重要补充,企业登记经营范围使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规范表述。支持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并向社区、家庭延伸。到2022年,优化推广15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位一体闭环管理的中医治未病方案,并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交流。(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二)加强治未病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高等院校开设中医养生专业,培养专业中医治未病人才。引进国家、省级治未病人才在我市医疗机构开设名医工作室,培养我市的治未病高层次骨干人才。鼓励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开展治未病研究,包括治未病理论的完善和创新,传统养生预防方法的挖掘、创新与疗效评价研究,以及治未病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等研究,培养研究型治未病人才。依托市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制定中医治未病人才培养计划,分层分类培训中医治未病服务人员,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重点培训治未病服务的理念、主要内容及服务流程,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主要方法及技术,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标准、指南、技术规范及服务质量监测评估等,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加强对中医医院(科)中医治未病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未来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广应用规范安全、确有效果的中医养生保健康复技术和方法,提高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技能和水平。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为,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培训基地培养治未病人才,鼓励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岗位技能培训。(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负责)

  (三)建立中医治未病信息平台。

  依托市政务平台,建立集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干预方案指导、门诊预约、随访服务等功能齐全的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和健康云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依法对人群的健康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管理、推送,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并对健康状态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提供中医健康指导方案。针对不同体质分类人群,建立健全健康档案、门诊预约、随访等服务,优化中医治未病管理流程,以服务方案为基础,涵盖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状态评估、中医健康指导、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为中医治未病疗效监测提供技术平台保障,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有效化管理。(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负责)

  (四)促进治未病创新成果转化。

  贯彻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为治未病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支持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各级科研、医疗机构以及相关部门支持中医治未病相关科研项目的开展。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需求与服务各环节的相关技术、产品及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探索粤港澳三地治未病产品标准融合发展。鼓励创新科技组织管理模式,建立指导中心、学校、企业协作攻关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协同挖掘、继承、集成、创新、丰富和发展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推进治未病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推广一批效果明确、经济实用的服务技术、产品、设备,促进中医药治未病人员、产品、标准、资金等要素在大湾区流动与联通,推动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负责)

  (五)拓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领域。

  积极探索针对重点人群、常见病病前状态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探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与互联网、养老、旅游、体育、餐饮、酒店、会展、气象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产业。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医治未病服务;培育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融入特色商业街等主题示范项目,打造中医与养老结合型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挖掘中医药主题元素特色鲜明的旅游路线,积极推动养生保健产品的产业化,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对“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的岗位培训,优化居民衣食住行健康生活方式。(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负责)

  (六)深入开展中医药治未病文化宣传活动。

  各医疗机构在治未病科(中医综合服务区)的环境形象建设上要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特点,有规律地开展各类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要加强与媒体及相关机构、单位的合作,丰富传播形式,创制传播产品,构建治未病健康文化的传播平台,形成各自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品牌。利用医疗机构网站设立专栏,通过讲座、论坛、报刊、广播、电视、书籍、新媒体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支持举办中医药展会、膏方节等,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和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等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管理,落实责任分工。各区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国家、省、市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以促进辖区大健康和经济繁荣发展为着力点,全面提升辖区内治未病工程建设。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中医治未病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指导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指导发展治未病服务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实施效果。各区各单位要重视治未病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加强“治未病中心(科)”的建设,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建设工作,加强督查、评估、考核。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对全市中医治未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并将评估情况进行反馈,作为今后国家、省、市中医药项目资金分配的参考依据。

  (三)推行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将治未病项目纳入医保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将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等项目按规定纳入门诊特定病种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将188宝金博,188宝金博官网的中医治未病技术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治未病指导中心根据不同人群制定的适宜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免费服务包、基本服务包和个性化服务包。

  (四)落实经费保障。市、区各相关部门要将中医治未病工作经费纳入部门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中央、省财政资金支持开展的治未病相关项目,市、区、各相关单位应积极申请配套资金开展。各单位应给予中医治未病服务部门倾斜政策,为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经费支持和保障,真正落实“中西医并重,预防为主”方针,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注重维护健康,发展治未病服务。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